- · 《湖北农机化》栏目设置[06/29]
- · 《湖北农机化》投稿方式[06/29]
- · 《湖北农机化》征稿要求[06/29]
- · 《湖北农机化》刊物宗旨[06/29]
清代乡饮酒礼乐制的构建和实践困境以湖北府县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乡饮酒礼是自西周以来就有的官礼仪式,伴随着笙歌进行,主要目的是敬老尊贤。秦时一度废除,至汉代复兴,之后历代都有沿袭。从乐的角度来看,西周礼乐秦末已经基本失传,因而
乡饮酒礼是自西周以来就有的官礼仪式,伴随着笙歌进行,主要目的是敬老尊贤。秦时一度废除,至汉代复兴,之后历代都有沿袭。从乐的角度来看,西周礼乐秦末已经基本失传,因而每个朝代的礼仪在变化中尽可能沿袭古制,但是乐显然很难遗存。明代乡饮酒礼在洪武初年的礼乐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至此,乡饮酒礼开始在乡村推行,但“乐宾”环节被取消。按《明集礼·嘉礼·乡饮酒礼》所载,乡饮酒礼乐宾“宋礼无之,今拟省”[1]13。至清代,官方重启乡饮酒礼乐宾之礼,并重新谱曲恢复《诗经》之乐。本文拟对清代乡饮酒礼复兴的历史和具体用乐实践情况进行考证,从清代湖北府县志的记录来考察湖北府县的礼乐历史。
一、清乾隆年间乡饮酒礼乐制的建构
乡饮酒礼源自周代礼仪。《礼记·乡饮酒义》对乡饮酒礼的解释主要是“明尊长”、“明养老”、明“贵贱”,“民知尊长养老”而后能“入孝弟”,因而也是与政相通的,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后汉书·志第四·礼仪上》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二年三月,郡、县、道行乡饮酒于学校”[2]3108。唐贞观与开元年间再次以政令推行乡饮酒礼。到了宋代, 乡饮酒礼进一步成为地方社会的礼仪活动。北宋的《淳化乡饮酒三十三章》是以《诗经》篇名另撰写歌词的乐章。[3]2706,2720明代洪武五年(1372 年), 明太祖下诏,天下行乡饮酒礼;洪武十六年(1383 年),颁乡饮酒礼图式于天下。明代的乡饮酒礼回归到“敬老”的本源,增加了读律令、分善恶,过犯之人须列于外座的惩戒性规定,体现了统治者试图利用乡饮酒礼对地方社会进行强制性教化和高度集权管理的意图,而乐宾之“乐”却在明代乡饮酒礼中被省略。
明太祖九世孙朱载堉编《律吕精义·进律书奏疏》指出,朝廷“惟所谓商周二颂,大小二雅,周召二南,此等古乐或未备焉”[4]3。因此,朱载堉众多乐学研究著作中也包括了对乡饮酒礼的考证研究,留有《乡饮诗乐谱》六卷。当代乐学研究者吴志武先生认为,这“应当是朱氏自己创作的乐谱”[5]57。至于作品是否被运用于明代的乡饮酒礼则无史可查。此外,早于朱载堉,嘉靖年间泾野先生吕柟在国子监任教之时,编撰《诗乐图谱》十八卷,但是该书的编撰与乡饮酒礼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与国子监职位有关。①吕柟《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三《太学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页。按,吕柟就职太学为嘉靖十一年(1532年),次年(1533 年)调任。《太学语》记:“八月中编次诗乐图谱书。”后有明万历年间浙西学者李之藻撰《叛宫礼乐疏》,其中也有对于乡饮酒礼的考证,但也未见具体应用的实例记载。明代乡饮酒礼过于在意统治辖民之策,而忽视了乐的调和作用,虽有朱载堉等的个体行为,力图复兴礼乐,但显然是无用功。乡饮酒礼之乐作为各直省、地方礼乐,需要国家颁布法令统一实施,不可能单靠个人之力。至明末乡饮酒礼没落,有学者指出:“十五世纪以后,乡饮酒礼已经是地方上各种势力彼此竞争、比较和转换社会资本的场域。”[6]1清顺治元年(1644 年),沿用明制,规定京府及各直省、府、州、县每年于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举行乡饮酒礼。从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史料来看,清早期主要在乡饮酒礼的仪式制度、推行和“举宾”等方面建立制度,②顺治元年(1644 年)十月定京师及各直省举行乡饮酒礼;顺治二年(1645 年)定顺天府负责京府乡饮酒礼,沿袭明制“读律令”,举宾姓名履历呈礼部存案;康熙元年(1662 年)正月定府州县礼仪与顺天府同;雍正元年(1723 年)“近闻年以视为具文,应饬令加紧举行”;雍正二年(1724 年)五月定例举宾须“贵齿德兼优”,要求对官员徇私舞弊行为和阻扰者严加究治。有礼无乐。礼乐之乐的完备则是在乾隆时期,在当时形成制度后,后续几无变化。
清代乡饮酒礼乐制的建构源于乾隆七年(1742 年)七月山东道监察御史徐以升的呈文。他考证历代乡饮酒礼的用乐,陈述利弊,恳请朝廷“厘定乐章,给以乐器”,从而使“庠序之间,登歌有节,磬管锵锵,亦移风易俗之一道也夫”[7]4—5。何以徐御史呈文专为“乐”事?从历史来看,这与乾隆皇帝对于礼乐建构的浓厚兴趣有关。观整个清王朝,尤以乾隆时期礼乐建构最为浩大、持久。[8]83—95其中,乾隆六年(1741 年)编纂《御制律吕正义后编》可谓一件大事。乾隆七年(1742 年),对清初雅乐进行了整体改革。因而,乾隆对于礼乐的重视显然会影响至臣子的奏议。乾隆七年(1742 年)七月,令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等酌议、办理。商议结果是按照《仪礼·乡饮酒礼》,以清代乐章字谱重新编撰。是月二十二日,高宗批复“依议”[7]5—6。至此,清代乡饮酒礼之乐开始制作。乾隆亲自作《御制补笙诗》六章,仪式和乐章之后收入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大清通礼》,谕令各地遵行使用。从用乐上看,主要是恢复了明代取消的乐宾环节。在宴会仪式开始后乐宾,《御制补笙诗》和《诗经·鹿鸣》等相间奏唱。乾隆五十三年(1788 年)又编纂《钦定诗经乐谱全书》,这也是《诗经》乐消亡后,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地为《诗经》三百余篇谱乐。因此,乾隆朝对于乡饮酒礼的完善,可谓宋元以来最为彻底的。从制度上看,乡饮酒礼在清代得到全面复兴。
文章来源:《湖北农机化》 网址: http://www.hbnjhzz.cn/qikandaodu/2021/0624/1451.html